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背景圖-戰機
:::

國防消息

  • 114/07/12
    同心35號演習動員令下達

    國防部令:
    一、「同心35號」演習動員召集令於民國114年7月12日生效:
    (一)受領下列「教育召集令」所列動員符號之後備軍人,配合已在訓之後備部隊依令即時實施「平戰轉換」:
    1、精誠動員甲字第120100號、第120300號、第120202號、第130100號、第130300號、第130600號、第130800號、第130900號、第140900號、第140200號、第140600號、第150400號、第150200號、第230301-9號、第240306號、第241305號、第250303號、第250405號、第251404號、第331521號、第431521號。
    2、忠信動員甲字第130401號、第130503號、第130602號。
    3、忠義動員甲字第、第181001號第181002號、280300號。
    4、大業動員甲字第140500號、第240303號、第240400號。
    5、仁愛動員甲字第120100號、第130200號、第142000號、第150100號、第220100號。
    6、忠貞動員甲字第120100號、第130200號、第130500號、第130600號、第130900號、第140300號、第140400號、第150400號、第150500號、第150700號、第220200號、第230106號、第230700號、第240100號、第250300號。
    7、博愛動員甲字第第110100號、130500號、第130600號、第140200號、第150400號、第150600號、第221103號、第221203號、第222300號、第231305號第231403號、第232400號、第241403號、第241507號、第242100號、第251206號、第251507號、第252100號。
    (二)受領下列「教育召集令」所列動員符號之後備軍人,依召集令指定時間向指定地點報到:
    1、精誠動員甲字第932003號、第943002號、第943048號。
    2、忠義動員甲字第933002號。
    3、仁愛動員甲字第921008號。
    4、忠貞動員甲字第933002號。
    二、受領下列「徵購徵用書」所列動員符號,依徵購徵用書指定時間向指定地點報到:
    (一)精誠動員丙字第230301-9號、第240306號、第241305號、第250303號、第250405號、第251404號;精誠動員丁第110200號、第131706號、第140200號、第230301-9號、第240306號、第241305號。
    (二)忠信動員辛字第140301號、第150301號。
    (三)忠義動員丙字280300號。
    (四)大業動員丙字240303號、第240400號;大業動員丁字240303號。
    (五)仁愛動員丙字第150100號;仁愛動員丁字第120300號、第150100號;仁愛動員己字第120300號、第150100號。
    (六)忠貞動員丙字第120200號、第130200號、第130900號、第140100號、第150300號、第230106號、第230700號、第240100號、第250300號;忠貞動員丁字第120200號、第130200號、第130900號、第140100號、第150300號、第220200號、第230106號、第230700號、第240100號、第250300號。
    (七)博愛動員丙字第221103號、第221203號、第222300號、第251206號、第231305號、第231403號、第232400號、第241403號、第241507號、第242100號、第252100號、第251507號;博愛動員丁字第221103號、第221203號、第222300號、第251206號、第231305號、第231403號、第232400號、第241403號、第241507號、第242100號、第252100號、第251507號。
    三、陸軍兵整中心(華順橡膠工業股份公司)、陸軍飛勤廠(崧淇公司)、左營後勤支援指揮部(長薪股份有限公司)、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亞航公司)、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9廠(高僑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動員工廠,依軍需工業體系轉換程序及實現實施作業。
     

  • 114/07/04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長照3.0規劃」政策說明資料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9)日在行政院會聽取衛生福利部「長照3.0規劃」報告後表示,今(2025)年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為因應高齡照顧壓力與人力的挑戰,衛福部「長照3.0」計畫將於2026年上路,以落實賴清德總統「國家希望工程」擴大社會投資、減輕家庭負擔、強化醫療照顧銜接、打造「健康臺灣」的施政目標。
     

    卓院長指出,「長照3.0」計畫將擴大服務對象,持續增加服務據點及內容,給予家庭照顧者及長照機構更多支持,並結合醫療與社會福利,提升對失能者的照顧,達成健康老化、在地老化、安寧善終的願景。卓院長強調,這不只是政策的提升,更是跨領域、跨部會、公私協力的重要社會工程。
     

    卓院長責成衛福部會同相關機構,積極建立完善的照顧制度,並整合資源,結合民間參與,透過制度創新、科技導入與社區連結,打造一個讓每一位長者都能「活得久,也活得好」的共好社會。卓院長也要求相關部會在計畫推出前,能多聽取各方意見,完善處理、調整內容,讓該計畫上路後,不僅能滿足國人更多需求,也得到大家共同支持。

    長照3.0規劃

  • 114/07/01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推動在宅醫療科技」政策說明資料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日在行政院會聽取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在宅醫療科技願景與行動」報告後表示,為實現「健康臺灣」政策願景,透過在宅醫療科技相關政策,運用科技導入,協助醫療與照護服務延伸至居家與社區,有助落實我國分級醫療制度,並帶動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民眾、醫護與產業三方面的良性循環。
    卓院長指出,本案經國科會彙整各界意見後,協同經濟部、衛生福利部、數位發展部等部會,研提在宅醫療科技政策,整合產官學研及醫護量能,政策已具可行基礎,請相關部會共同配合推動。卓院長也請各部會依據第一線醫護及民眾實際需求,適時調整並優化政策工具與推動機制,並請國科會持續擔任跨部會整合角色,落實跨部會協作機制,定期滾動檢討推動成效,建構永續在宅醫療科技生態系。

    推動在宅醫療科技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