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編號:E-10504-003 「蚊媒傳染病防治」衛教通報   近期氣溫已趨炎熱,依據衛福部疾管署公告資料顯示臺南、高雄地區分別於3月及4月出現「登革熱」病例,且有1例境外感染「屈公病」病例,另國際間仍有「茲卡病毒感染症」事件,為有效防範是類疫情擴散,國防部軍醫局提供預防保健重點與作法,籲請各單位加強宣導與防範,以維官兵健康,相關要點分述如次: 壹、蚊媒蟲傳染病防治:  一、登革熱:  (一)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二)傳播方式:一般認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為唯一的傳染途徑。 (三)潛伏期: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 天)。 (四)臨床症狀:登革熱有四種病毒血清型別,依病情嚴重程度可區分典型登革熱及出血性登革熱,常見症狀如下: 1、典型登革熱:有突發性高燒(≧38℃)、全身酸痛、肌肉、骨頭關節的劇痛、轉動眼球或按住眼球時,前額及後眼窩會感覺特別的痛,俗稱「斷骨熱」或「天狗熱」,有時也會伴隨皮膚出疹的情形。 2、出血性登革熱:第一次感染發病後,引起身體對該型病毒的終身免疫,但若再感染到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時,將可能發生「出血性登革熱」,症狀與典型登革熱相當類似,但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後者有明顯出血現象(如:皮下點狀出血、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 (五)防治作法: 1、防疫「三不原則」: (1)不讓蚊子孳生: A、各單位應力行「巡、倒、清、刷」措施,經常巡檢室內外可能積水容器及廢棄輪胎,清除積水,留用容器每週刷洗,不用時倒置,並置重點於下雨過後之環境稽查。 B、營區內及周邊環境若有樹洞、陰井、屋頂或凹陷地區等易產生積水處,應迅速以砂石、泥土填滿,或鑿洞排水。孳生源清除工作:清除居住週遭環境不流動的水,如廢棄輪胎、花盆等容器內積水。 C、營舍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可噴灑藥劑或使用捕蚊燈,避免病媒蚊孳生。 D、營區水池、消防水箱(桶)、冷卻水塔及水溝等處,可採生物防治措施(養殖大肚魚),必要時投以環境用藥亞培松(稀釋成1ppm)。 (2)不讓蚊子入室: 各單位營舍均須加裝紗門(窗),並定期檢整紗門(窗)保持完整、無破損及密合。 (3)不讓蚊子叮咬: A、提醒官兵公勤外出、返鄉、旅遊或前往高感染風險地區時宜著淡色長袖衣褲。 B、要求官兵於身體裸露部位使用防蚊液,提升個人防護能力,亦可於衣物上噴灑防蚊液,增強保護效果。 C、官兵就寢時須懸掛蚊帳,並將蚊帳下擺壓至床板下,必要時配合使用捕蚊燈或電蚊拍,避免蚊子叮咬。 2、有疑似症狀者(體溫超過38℃的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者),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診斷治療;另請臨床醫師亦提高警覺,於診治病患時應特別留意發燒病患,如有懷疑感染「登革熱」、「屈公病」與「茲卡病毒感染症」應立即通報。 3、軍醫局已責成三軍衛材供應處囤儲防蚊液,並分儲於各分庫(含金門、馬祖及澎湖等外離島地區),可應付未來防疫作業需求,如發生國內本土疫情,將啟動後續籌補機制,確保官兵防疫需求無虞。 4、國軍醫院醫護人員須提高警覺,對疑似個案主動詢問病患及其親友旅遊及接觸史,落實快速篩檢、個案通報與院內感染管控措施。  二、屈公病  (一)病媒蚊:由斑蚊傳播的蟲媒病毒。  (二)傳播方式: 1、城市循環:主要經由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叮咬人類傳播,為人-蚊-人循環。  2、非洲森林循環:在野生靈長類與斑蚊之間循環。  (三)潛伏期及可傳染期:  1、潛伏期:最短2天、最長12天,一般為3至7天。  2、可傳染期:病人發病前2天及發病後5天。  (四)臨床症狀: 1、主要特徵是引起關節痛,常見於足踝與手腕關節,可持續數週至數月之久。 2、其他會出現發燒(可達39℃)、頭痛、疲勞、噁心、嘔吐、出疹、後眼窩痛、結膜出血及肌肉酸痛,與登革熱症狀非常類似。 3、治療方法:一般無特殊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如臥床休息、輸液供應,以藥物舒緩病人的疼痛與發燒,避免使用阿斯匹靈,減少出血的可能性。 (五)防治作法:  同登革熱防治作法。  三、茲卡病毒  (一)病媒蚊:被認為是一種由斑蚊傳播的蟲媒病毒。  (二)傳播方式: 1、被帶有病毒的病媒蚊叮咬。 2、亦有案例報告可透過輸血、母嬰間垂直傳染及性行為等方式得到。 (三)潛伏期:一般為3至7天。 (四)臨床症狀: 1、常見症狀有頭痛、發燒、斑丘疹(常是由臉開始,之後擴展到四肢)、關節痛(主要是手和腳的小關節)及無化膿性結膜炎等,有少部分人會有眼窩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與登革熱症狀相似但相較輕微。 2、並非每一位感染者都有症狀,茲卡病毒感染平均約每四人感染會有一人有症狀。 (五)防治作法: 同登革熱防治作法。 (六)強化疫情管控作法: 1、本部派駐中南美洲等流行疫區之駐外人員及眷屬須做好辦公處所及居家防蚊措施,另戶外活動時應穿長袖淺色衣褲,並可在衣服上噴灑防蚊液,增強保護效果,避免病媒蚊叮咬。 2、本部官兵及眷屬若前往疫情警示地區旅遊者,均須做好個人全程防蚊防護措施,並於回國後兩週內落實自主健康管理措施,如有疑似症狀,立即回報及就醫,並主動說明旅遊及接觸(叮咬)史。 3、孕婦及計畫懷孕婦女宜避免前往疫區:由於孕婦感染是類病毒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症畸形或死亡,目前由疾管署預劃邀集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局、國內婦產、感染、神經內科等專家,加強監測及釐清其關聯性。 (七)疫情流行地區: 現正具流行疫情國家/屬地,包含:千里達及托巴哥、巴貝多、巴拿馬共和國、牙買加、古巴、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多米尼克、多明尼加、宏都拉斯、法屬瓜地洛普、法屬丁尼克、法屬聖馬丁、美屬波多黎各、美屬維爾京群島、哥斯大黎加、海地、荷屬波奈、荷屬阿魯巴、荷屬庫臘索島、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馬丁、墨西哥、薩爾瓦多、巴西、厄瓜多、巴拉圭、委內瑞拉、法屬圭亞那、玻利維亞、哥倫比亞、蓋亞那共和國、蘇利南、東加王國、美屬薩摩亞、所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斐濟、萬那杜、薩摩亞、泰國、馬爾地夫、菲律賓、越南、維德角等46國。   貳、本件視為重要命令,請轉達至所屬基層營、連級(含比照)主官(管)親閱,執行狀況紀錄備查,本部將配合各類督導實施驗證。 【國防部軍醫局關心您】 第 1 頁,共 6 頁